首页> 信息正文

内江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改委主任詹财荣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内江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人民政府坚定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认真执行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快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多措并举惠民生、保安全,全市经济实现承压增长,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会议赞成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审议意见,经综合整理并提交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审议意见交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一、聚焦存在问题,最大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切实把握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密切关注经济走向,正确面对当前我市产业项目偏小偏少、预期产业项目未能按计划推进、内江新区产业项目实质性推进不够、内荣现代农高区产业项目谋划欠缺等问题并切实加以分析。下半年工作中,要全面落实国务院33项、省政府30项、内江市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40项稳增长政策措施,聚焦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经济监测预警,针对性开展各项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集中精力抓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

二、聚焦产业发展,全力夯实经济发展支撑。加快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绿色能源、电子信息五大产业,实施工业经济增长行动,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订单充足的企业落实增产计划,促进企业达产满产,促进制造业企业稳步扩产提能,持续抓好工业止滑回升。加快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五大产业,利用好节假日等消费节点,组织开展促销活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增速逐月回升,持续增强服务业支撑。加快丘区农业强市建设,大力发展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色水产、精品蔬菜五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三、聚焦重点项目,持续保持项目投资增长优势。全力以赴“抓项目”,一对一督导重点项目,督促项目单位力求快投多投,尽可能形成更多实物量。集思广益“谋项目”,聚焦“两新一重”、城市更新、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围绕内江新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荣农高区等平台,精心包装一批、招商引资一批、谋划储备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强化招商“引项目”,瞄准央企、大型知名企业,瞄准重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主动走出去对接,确保项目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建设一个、竣工一个。争取支持“保项目”,发挥专项债券的作用,保障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四、聚焦新区谋划,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内江新区建设,逐步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内江新区各机构高效运转,聚焦食品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加快产业规划编制,全面推进邓家坝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开工建设成渝粮食应急保供物流基地等项目,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获批。高水平规划建设内荣农高区,全力推进内荣农高区建设方案编制,探索建立内荣税额协同、项目审批、招商引资等协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五、聚焦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针对“9.08疫情”应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和短板,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规模性反弹。做好生活物资保供稳价,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企业以工代训、以训稳岗,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坚持优教优医,推进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内江职院新校区产教融合等项目实施,加速妇幼保健院门诊医技住院楼、西林新区内科大楼等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注安全生产,加大煤矿、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做好防汛和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于3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