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正文

内江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科技局局长苏晓蓓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内江高新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技引领社会、科技支撑产业、科技赋能生活”为战略主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营造、创新资源聚集为抓手,进一步厚植创新发展土壤,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和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以内江高新区为代表的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贡献了科技力量。高新区作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坚持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年,内江高新区“一区五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15亿元、增长37.1%,以全市3.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4.3%的GDP,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会议赞成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审议意见,经综合整理并提交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创新生态。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灵活多样的科技投入机制、科研管理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创业机制、成果转化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建设技术交易市场、分布式中试熟化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加速更多成果从“实验室”无障碍通向“生产线”;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自主权,积极探索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价,健全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主体责任,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引导带动企业和全社会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推行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试点项目“领衔专家制”和经费“包干制”;通过落实减税免税等政策,引导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壮大供应链,接续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攀升价值链。

二、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有序向企业集聚,精准建立企业后备库,优化绿色服务通道,按“一企一策”重点扶持,促进科技型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实施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工程,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规模企业,引进外资企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充分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作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创新促进中心,加速创新型产业向科技园区集聚成群;大力发展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科技评估、创业投资等科技中介机构,加强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加大成果转化资金自持力度。

三、推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集聚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制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引育政策与机制,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项目中留住人才,加快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以战略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为载体,引进和培养对内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关键作用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实施专技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知识更新技能提升活动,每年遴选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师从国内行业顶尖专家,跟岗培训,培养一批与我市主导产业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鼓励我市企业、院所、高校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等领域,服务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升级、经营管理等工作。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研究处理,并于3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