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正文

内江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黎兆武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三农”压舱石,加快建设丘区现代农业强市。会议赞成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审议意见,经综合整理并提交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乡村振兴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见》《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学习,胸怀国之大者,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发挥好应变局、开新局“压舱石”作用。

二、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农村要素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探索总结出租赁经营、飞地经济、农旅融合、农康结合、托管服务等多种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为“三农”服务。

三、聚焦自身优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检测和帮扶机制,继续精准施策,补奇短板,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树立大食物观,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撂荒地整理和复耕复垦工作,继续聚合资源,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建设,保住粮食生产耕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坚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结合农业生产、田地面积、市场等情况,用好政策,科学规划、定位功能、规范引导、多层次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服务范围逐渐从服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向千家万户小农户延伸扩面转变,从耕、种、防、收四个基础环节向储运、加工、销售、维保、废物回收、操作培训等环节延展,实现“服务扩容”。继续加大“内江黑猪”等特色产业和飞龙米业、金四方果业、天府烤卤、黄老五食品等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帮扶支持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做大做强农业特色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分类编制实用性乡村建设规划,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卫生厕所、清洁能源使用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实施亮化、花培、路畅、水美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和场地,完善升级综合服务站点,更好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增加教育、医疗、养老、残疾等公共服务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乡风、家风、民风一体培育,帮助群众转观念、提技能、增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同心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研究处理,并于3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